打开导航

付海娟秘书长做客《我爱公益》直播间

浏览次数:2313次  发布时间:2020-12-26 文章来源:内蒙古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 

《我爱公益》节目在每周六的公益人物访谈版块都会推出优秀公益人的故事。通过对公益人物的深度采访,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公益理念和公益梦想,感受他们身上熠熠生辉的人性光芒,体味他们在公益路上的酸甜苦辣,探寻公益的发展方向,传递爱的温暖和力量。推动人人可公益的社会理念,让公益成为大家的一种生活新方式。

今天的公益人物一起来了解付海娟的公益故事。

微信图片_20210121161222.jpg

付海娟,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内蒙古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鄂尔多斯黄河商学院副院长。

她出生于内蒙古多伦县,自小虽身体娇弱却个性好强;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中文系的付海娟,2006年因一次参与“关爱儿童公益救助项目”而涉足公益,之后几年来一直以公益志愿者和爱心人士身份长期参加了多个的公益救助项目。直到2013年的一个偶然的机会她接触了内蒙古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通过对基金会的深入了解,以及基金会理事会的邀请,经过慎重的考虑,付海娟毅然决然的放弃了原来稳定的工作,优厚的待遇,加入内蒙古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团队,一干就是七个年头,她把最好的青春年华全部奉献给了我区的公益事业。

2013年付海娟进入公益行业时,内蒙古的慈善公益事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初到内蒙古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的她任职项目专员,在平凡的岗位上一干就是4年。4年的时间里,她一边认真开展公益项目,一边积极探索公益转型之道,迅速从一个公益新兵蜕变为业内资深人士。伴随着她在公益行业的辛勤耕耘,2015年付海娟被任命为基金会秘书长,2016年她与海南成美基金会共同设立了针对内蒙古地区的“事实孤儿”助学计划和“有爱无疾”肿瘤救助长期特设项目。这些项目的落地实施,不仅解决了内蒙古公益救助项目转型的困境,同时也为全区弱势群体,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带来了社会的关爱。经过付海娟多年的无私奉献,内蒙古公益事业的造血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为全区慈善公益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在付海娟秘书长的主导下,内蒙古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六大基金板块成功构建,包括了重大灾害基金、大病救助基金、助学基金、助残基金、创新创业基金、环境友好基金,围绕六大专项基金开展了“有爱无疾”大病肿瘤救助、“爱助事实孤儿”助学计划、“星希望”社区融合计划、“救急难”精准扶贫计划、“体育梦想助力冬运”等重大公益项目以及“共抗疫情.蒙慈驰援”项目,惠及全区广大弱势群体数万人,得到了自治区民政厅、文明办等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公众一致认可。

对于这次突发疫情,付海娟带领内蒙古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全体员工,主动作为、积极响应,在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的指导下,第一时间在腾讯公益发起“共抗疫情·蒙慈驰援”募捐项目,并联合呼和浩特市志愿者联合会、呼和浩特天使公益协会、内蒙古爱心之家公益协会、白衣公益团队等多个公益组织共同执行,为奋战在内蒙古自治区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和各旗县区及时购买并捐赠了价值103万元的紧缺防疫物资,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在这期间,付海娟不辞劳苦,日以继夜,从联系购买物资到去医院、社区和旗县区发放物资,每一个细节都有她的参与,每一个现场都有她的身影,成为了内蒙古抗疫一线的“最美逆行者”。她说:“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我们一样也会害怕,但公益职责所系、重任在肩,我们不上谁上,我们只能做面对疫情的逆行者,迎战挑战的排头兵。”

微信图片_20200604184217.jpg

  内蒙古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成立以来一直关注着农村留守儿童,而付海娟在这过程中发现这些孩子们长期缺乏“精神粮食”,书籍的匮乏使这些孩子严重缺乏阅读能带来的新知识。发现这一问题后,付海娟马上就安排工作人员开始策划、多方面联系,一边寻找可以为这些孩子带来一个“粮仓”的爱心企业及爱心人士,一边在腾讯公益平台上发起线上募集。在与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踊跃出资捐物,很快他的想法得到了实现。为呼伦南路小学、巨华第二小学、以及乌兰察布市凉城县厂汉营小学捐赠图书3000册,并开办了国学课堂,总投资达5万多元。付海娟常说:“送出一本书,成就一个梦,看到这些孩子们读书她很欣慰”。

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无力去彻底改变他们的处境,我们无力去消除他们的贫困。但是,我们一定能尽自己的力量去做点什么。其实社会不是缺乏爱,只是缺少把爱心汇集起来的倡导者,缺乏一个让爱心流淌的渠道,这是付海娟做公益的理念,也正是这个理念让他在公益的路上更执着的走下去,相信未来的公益路她会越走越远!

     

欢迎大家下载腾格里新闻、蜻蜓FM APP都可实时回听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新闻广播《我爱公益》的精彩节目----2020年12月26《公益人物访谈—付海娟》。